Top
首页> 快讯 > 正文

风雨七十三年

发布时间:2022-04-13 13:21:48        来源:互联网

报告文学


http://img.danews.cc/upload/ajax/20220412/d2402fc212f8061e0a7bc44eaff5a712.png


作者:刘广禄

2022年3月25日

写于海南臻园

我生在红旗下,长在红旗下,和共和国同龄,1949年生人。解放了,开始单干了,互助组,入社、初级社、高级社、人民农社,小时候扫除文盲,和妈妈共同学习文化课,五八年吃集体食堂,六零年苏联逼债和老人们一起吃糠咽菜,玉米皮子,玉米棒子,榆树钱儿,国家送来一点儿麦麸子,还得当最好吃的。

一、新中国一穷二白,百废待兴,在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自力更生,艰苦奋斗,奋发图强,鼓足干劲,力争上游,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农业。农民甘愿付出上缴农业税,缴征纳粮,征粮是农业税,购粮是余粮。生产队打的粮食必须小队会计报大队会计部,上报乡粮库的粮政员,报表核实,产量总面积,总产量,三留,口粮,饲料,种籽,人口数量,牲畜数量准确无误。瞒报,虚报,隐瞒私分,弄虚作假,谁敢?那可是肉落千人口,但罪一人担,是要犯错误的。好粮卖够国家,留足集体,剩余的才是社员的。会计算账,最低标准360斤,丰收最高不超过520斤、520斤-360斤=160斤,做的,做以工分代粮,分小孩,1-3岁、4-6岁,8岁以上,上同大人同分。


http://img.danews.cc/upload/ajax/20220412/26bb9ef5b6cae8a1fd21d5fe9a0b9c9f.png


(1970年代粮食价格表)

二、国家出台,订购价收购农民生产的生猪、菜牛、菜马、鲜蛋、蔬菜、水果等等。

三、农民出义务工。每个乡镇的水库是按各个生产队的劳动力摊派,修县内外的水库,抽每个村的劳动力。以1975年修白山水电站为例,抽调全县民工,以乡为单位,我们生产队社员刘玉生去修水电站,金洲乡,乡长贾贺林亲自带队,我岳父管伙食,在桦甸县委沙河镇立伙房。1956年,修东丰县飞机场,我们村去十多名民工挑土篮。对我印象最深的是我们乡1978年在西苇水库中央修“鹅岛”,秋天把水库放干,按全乡十个村分任务,像割豆腐式,每村一条,把你村这条泥,用布袋做成装泥土的抬莲子,两个人,一副担,往一起抬,最后堆成小山,堆积成的小岛起名叫鹅岛,现今依旧存在,且岛上已长满柳树。当时每个生产队,全体社员齐上阵,轮番抬,为了完成任务,光着脚,肩压肿了也无暇顾及。1977年,东辽县、伊通县联合起来治理孤山河,因为两县以河中心为介,所以标准是以河中心,两面各八米,因此需把河土返八米扔到自己的岸上,其中辛辞可想而知。我本人是此次治理队员之一,在竣工之后还得到乡里表彰。


http://img.danews.cc/upload/ajax/20220412/1f82d18c8e4092e610a34480f3bde897.png


(一九七七年  奖状)

四、农民万能。1、贫宣队,全县各方互调做工作的人。2、贫管商,贫管校,贫管知青。3、派出所人员少,抽调各村人员成立红卫连,管各村、屯违法治安。再谈1990年抽本乡红光村查账,我们村包括我在内四个会计,一个大队会计,我们三个联队会计,1991年全县调动,把我和王会计调到靠山镇,姜家村查账,我的报告底稿留存至今。


http://img.danews.cc/upload/ajax/20220412/8023b8d13e266001a321167079001400.png



http://img.danews.cc/upload/ajax/20220412/c609827754b89b4f3e76023841a36651.png



http://img.danews.cc/upload/ajax/20220412/1326be447edd79528ad3c9cdca45938f.png


(1991年查账报告底稿)

姜家村清财报告简报摘要:

一九九○年通过查账形势,以真实数据说话,写出了姜家村从1983年-1990年大吃大喝铺张浪费,把全村屯的房屋建筑、牲畜财产、积金和积累全部挥霍掉还欠了很多的个人大头债。在第十二页写出了四队原名叫穷棒子沟通过村民努力富了,日值最高每十分工分得1.80元,后又改名富家屯也一样欠了很多高利贷。

五、乡统等,村提留屯,招待费,看一看扣农民多少项。

1.农业税2.村、屯干部工资3、村经费4.学校维修费5.敬老院经费6.水库维修费7.民兵训练费8.赤脚医工费9.民办教师工资10.报刊杂志费11.生猪收购招待费12.放电影招待费13.林场下乡招待费14.乡干部下乡招待费15.计划生育补贴费16.村舍维修费17.老鼠药。等……

六、我1966年中学毕业,正值文化大革命回乡知青青年,响应号召,回乡工作,工作岗位不同,都是为人民服务,我当上了小队会计,白天劳动,晚上开会,宣传党的政策,带领社员学习报刊杂志新闻


http://img.danews.cc/upload/ajax/20220412/41e847c5ffa33372fb68bd9abf03f68d.png



http://img.danews.cc/upload/ajax/20220412/2f2d45f345e3936ec8fd5618571c0715.png


(串联1.餐卷2.传单3.毕业照4.传单)          (报刊杂志新闻)

无偿给社员写对联,标语,村屯小青年文明结婚当主持人,简办,花生,瓜子,糖块,社员们欢聚一堂,二人向毛主席像敬礼,就算结婚了。学雷锋,做好事,社员积极性高涨,有的小地块儿,一个晚上不知道谁割的,已经割完,不计工分,不要报酬,每天带领社员在闲暇时学毛主席语录,林彪搞的三忠于四无限,祝毛主席万寿无疆祝林副主席身体健康。

七、干部与社员,工人与农民差距贫富不大,那时候县级干部每人每月60左右的工资,乡镇级干部50左右,干部下乡,与社员同吃同住,同劳动,每人每顿给四两粮票,一毛钱。当老师给分配公立的小学,老师每月三十多块钱,供销社店员每人每月也就是30左右块钱,粮库小时工挣得多,每天一元三角多,咱们生产队不一样,郊区等农日工资,有的贰圆多,最多伍元,当年人大代表卢志民就是带领四平市红嘴四队搞红炉,砖厂,最后啤酒厂致富,当时是我们学习的榜样,一般生产队十分工在五角—壹元左右,我于71年回乡当上了会计,干到76年,77年被群众选当上了队长,立志要把生产队的日值搞上去,以付养农,多种经营,大车去城里拉脚,搞编织等,当年见效果,由上年的柒角涨到日值十分工,1.33元,而且每个社员每年都挣肆仟多工分。大力发展养猪、养牛,79年又开酒厂,厂,改土造田,沤绿肥,起大泡子,改土,春天看地粪堆,秋天看粮堆,生产队养猪,五八月节过年给社员分肉,改善生活,到八二年包产到户时母猪存栏六七头,克郎三四十头,牛三十多,骡马二十多匹,所以每户都分到了牲畜,八三年又叫我当联队会计,管三个生产队的账目。我们十个生产队三个联队会计,一直到了2000年才退下来。


http://img.danews.cc/upload/ajax/20220412/07c2ddb4bfecc2a776177e9046c7307a.png


(会计证  珠算证 )

八、我们那时种玉米种籽不花钱,不用化肥,农药,秋天选籽粒饱满的优良玉米拴成挂,送各家放到房梁上挂着,高粱选穗挂起来,春天种地前打。72年乡农业推广站老蔡在本乡白家沟,繁育良种,推广到各村屯,各生产队大力搞农家肥,每个生产队都有以粪作为的农家肥,大粪队长把各家各户的粪尿担到粪池内,沤绿肥,制作农家肥,各队都有几百立方米的规模,冬天用大镐刨冻块,往地里送。

想吃鱼,拿粪积子,下河捞,有一年秋掐高粱,我一出门看小河从上往下,滚四团鱼,我回家取脸盆,铁罩亮把鱼捞回家。我哥喜欢抓鱼,掏鸟,秋天小河鱼叫七上八下,阴历七月份鱼顶水往上走,到八月份顺水往下来,他在河里拦着小坝,自己编的晾薄,下面一个亚葫芦式的虚笼,鱼只能进出不来,下午放好,第二天一清早来起鱼,说抓鱼有瘾,夏天他用粪积子上河湾里捞,冬天用冰川在河水深处,或挂河坝上打冰眼,他用搅网搅鱼,鱼过千千网,网网还有鱼,就是一个人打的水眼,多少个人再搅还能搅上来鱼和蛤蟆。

数九的一天,我哥带我去一个小池子,用洋镐把冰刨开,看这冰下面粘的鱼,叫干碗鱼,没有水,把冰翻过来就往桶里捡鱼。掏鸟,不论树多高,哪怕下面滑,没有树干,他光着脚就能攀上去,把窝里的蛋取下来,用梯子掏,房檐洞里的麻雀窝,没有空手时,特别学校号召除四害讲卫生,班级收麻雀爪,老鼠尾巴,他掏的更起劲。哥哥比我大两岁,我弟弟比我小两岁,可惜他二人已过世十多年啦,很是想念他们。

我最喜欢秋天用黄瓜秧扔到池子里,第二天用二齿勾一拉,就捡蛤什蚂,老陈头会下套,野鸡叫横草不过,他把套下到柳树根空处,野鸡常走的路,把别的树空都横上树枝,他的办法真灵呀!他套的野鸡、兔子,不时地送给我家吃,我三姐在新正上学,他们十几个学生撵一只被枪打受伤的狍子,撵到水田地里,农民正插秧,一起把狍子打住了,分了一斤半肉拿回了家,我父亲看场院,绕到麦垛后,一大鞭子抽下两个沙半鸡,一清早,我三舅抱柴火,一个大公野鸡就进了他家的柴垛里,被我三舅抓住了。正应了北大荒一句话,棒打獐子瓢舀鱼,野鸡飞到饭锅里,青山绿水,蓝天白云。

那时人吃的不好,可都有力气,都是大麻袋,200斤,标准袋180斤,一般人哈腰就扛起来,粮库小扛,扛180斤标准袋,上五节跳粮食囤子,农活春天刨茬子,打茬子种地铲地,铲趟八遍饿死狗,掏米水都不混,正常必须铲三遍,趟四犁,七月份农闲时扒炕抹墙,打柴火,秋天割地,拉地,储冬菜,冬天打场送粮,刨粪送粪,干的热火烧天,不误工,极少生病,不知什么叫三高,什么是心脑血管疾病是怎么回事。

九、农药利害。原来春天青蛙呱呱叫,现在没声音了,河里的鱼也没了,土地板结,以前的每亩地一袋化肥,现在需要用两袋,不然就不长庄稼。从以前的八十到一百元一袋,现在每袋150-200元,农资连年上涨,每个社员分二亩地,山地一半,平地一半,大亩一千平方米,无灾好年份能打2000斤,那么二亩地2000*2=4000,去掉化肥损,400*2=800,再加上,农药费,翻地犁工有车有牛,自己干农作,无灾好年头能赚2000元左右,这是一年的收入。

作为一个农民我现在年纪大了,没车,没牛,没力气了,雇车雇工根本赚不到钱,所以只好包出去给别人,每亩得承包费500*2=1000元,有点粮补,一年就是1000多块的收入,加上每月基础养老金108元,艰苦朴素,省吃俭用,发扬老一辈的革命精神,但我在这里呼吁国家以及人民提起对老年农民收入,农民养老问题的重视。在2022年的今天,我们都明白1000余元一年是不足以支撑一年的开销的,哪怕是一个身强力壮的人。

十、投入伊通满族自治县西苇镇股金

在那艰辛苦难的岁月,我们老农民听党的话,节衣缩食,为了商业发展投入股金。自1963年至1995年,我家投入股金如下。


http://img.danews.cc/upload/ajax/20220412/1cf362e633a3d8f57adc364b889bb459.png


入股1963年4月22日  刘文生 股金24元  签发83年3月5日

入股1963年4月20日  王江股金16元    签发83年3月5日

入股1984年5月8日   刘广录股金4元   签发84年5月8日

入股1995年9月19日  刘广录股金20元   签发95年9月19日

西苇镇供销社于1996年解体了。解体后,我们没有收到本金和应有的分红。希望国家与有关机构可以重视并且主动关心农村老人群体,尊重我们那一辈对祖国发展做出的贡献,可以让所有40/50/60年代的老人体面的度过晚年。

2022年3月25日

刘广录

写于海南臻园